资讯中心 

缆慧检测圆满完成铜、铝过渡连接三芯海缆电气型式试验
发布时间:2023-11-28来源:中电线缆

近日,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缆慧检测”)顺利完成66kV 3×1600多接头、铜铝过渡“三芯”海缆电气型式型式试验,采用A、B、C三相单独加热方式进行热循环,此类试验尚属国内首次开展,并由KEMA和DEKRA共同见证,是缆慧检测开拓海洋电缆市场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的新拓展。该试验的“三芯”海缆由中天科技研制,再度体现了中天海缆制造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。

承担此次型式试验项目的缆慧检测技术团队负责人杨娟娟博士表示,2019年,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了新标准IEC 63026:2019《额定电压从6kV(Um=7.2kV)至60kV(Um=72.5kV)的固定式海底装置用电力电缆系统、挤制绝缘电缆及其配件的测试方法和要求》。此前,国内海缆型式试验参照的IEC 60840标准只允许对“一芯”进行试验。现新标准对材料和组件的电气测试和物理测试,以及适用于海底电缆系统的特定机械测试进行了修订,包括要求“三芯”同时加热试验。

杨娟娟指出,此次接受中天科技委托的66kV 3×1600海缆“三芯”同时进行加热试验,在国内尚属首次。其中三相线路分别配套了三个供应商的附件,附件种类多,试验过程不确定因素多;回路中包括铜芯海缆、铝芯海缆和铝芯陆缆等三种电缆样品,还包括铜-铝过渡连接,铝-铝连接等不同形式软接头,试验回路长度长,加热难度大,且对试验设备要求极高。对此,缆慧检测抽调了精干的技术力量,组建项目团队,研究并设计最优的试验方案。

缆慧检测是从事电线电缆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、咨询、监造服务以及互联网+检测质量控制大数据的第三方检测机构。并于2019年8月取得IECEE-CB实验室资质证书。多年来,缆慧检测相继完成亨通、东方电缆等多家企业委托的海缆型式试验,不过以前只是对“一芯”进行试验,回路中电缆种类和附件种类较单一,但为缆慧检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,也为此次“三芯”同时加热试验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
就海缆制造环节来看,海缆行业的进入技术壁垒较高,主要缘于海缆需在强腐蚀、环境复杂的海底使用数十年,因此需要特殊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;海缆接头处,需要通过软接头工艺处理,确保接头处的机械和电性能同海缆保持一致等。从此次中天提供的“三芯”海缆制造来看,需要攻克铜芯与铝芯的过度连接、多接头等多项技术难题,生产难度相当大,特别是铜芯段、铝芯段要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等等。

回溯中天科技历史,该公司先后通过自有资金投资和外延并购等方式,进入光通信、海洋线缆及工程、电力线缆和新能源等细分领域。1999年,中天进入海洋系统业务,研发生产海底光缆。2004年,投资设立中天科技海缆。2009年、2014年分别定增,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海洋业务。2016年到2020年,先后投资设立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、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、南海海缆有限公司、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等,主要涉及海缆和海工业务。2018年底,公司“两型三船”交付,形成海工、海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。2021年,全资子公司中天海洋工程和国内风机龙头金风科技,共同投资设立南海海洋工程公司,双方合作打造了适应风机大型化、远海化的现代化专业海上风电安装船。对比同行业公司,中天科技的海缆制造技术、项目经验等均处于行业前列。此次的66kV 3x1600海缆“三芯”同时加热型式试验顺利通过,再度体现了中天海缆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。

在海洋电缆需求方面,据相关机构预测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复合增速在40%左右。“碳中和、碳达峰”背景下,海上风电产业链成本下降、风机大型化等,将驱动海上风电装机量持续提升。从国内各个省市对于“十四五”期间海上风电的规划来看,国内海上风电装机需求空间巨大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各省“十四五”期间的海上风电规划并网量或在50GW以上。其中,广东省和江苏省的规划并网量最大,分别约为17GW、9GW。结合第三方机构GWEC的预测和“十四五”规划容量,可以预计,未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,海洋电缆未来需求市场将进入景气通道,为行业制造企业,包括检测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,缆慧检测将与行业企业一道,继续发挥技术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,不断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升,对标“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”目标,深化“一站式服务”理念,为电线电缆产业链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。